珍愛地球
主筆 劉璐
她很渺小,是宇宙洪荒的一粟星輝。
她很宏大,擁有山丘林田、湖海江河,孕育萬千生命。
她是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4月22日,我們迎來第56個“世界地球日”,那句“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早已不只是沿用多年的主題,更是大家不謀而合的約定。
遼寧,南臨渤海,西枕燕山,數億年的地質變遷造就了這里豐富的地貌。既有高山巍峨,也有平原遼闊,海岸線婉轉悠長,森林濕地星羅棋布,草原沙漠點綴其間,一域盡覽萬象顏。這些資源與景觀,既為遼寧發展打下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為人們提供了視覺的饕餮盛宴。
提到海城市,除了餡餅,這座遼南小城還以菱鎂礦聞名。我國菱鎂礦儲量居全球第一,海城便貢獻了六成以上,世稱“世界鎂都”,對工業發展貢獻不小。秉持著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的理念,近年來,這里菱鎂礦區的樣貌也悄然發生著變化:灰蒙蒙的礦區被綠意浸染,光禿禿的山邊長出了森林……自然賦予的珍寶正以另一種形式反哺自然。
當我們乘著春風繼續南行,在大連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自然的力量依舊讓人震撼。這里有一塊世界罕見的奇石——龜背石。它整體呈紫紅色,因表面有龜裂狀網紋、酷似龜背而得名。地質學家曾考證,此類奇觀在地球上僅存的完整樣本屈指可數,是研究遼東半島地質演變的活化石。潮起潮落間,當我們輕撫石面,那從指尖傳來的溫度,似乎就在傳遞著遠古的消息。
大自然中,不僅奇觀惹人驚嘆,生態系統的平衡之道同樣魅力無限。2024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大連蛇島—老鐵山候鳥棲息地便是如此,每年5月與10月前后,這里都會上演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精妙較量。遷徙途經此處的鳥兒,或在空中盤旋,或在枝頭嬉戲,而蛇島上的“捕鳥高手”——劇毒蝮蛇也已做好了“狩獵”準備。它們與島上的其他動植物,共同維系著獨具保護區特色的生態平衡。
美景引人來,亦惹人憐,越來越多自然保護者活躍在遼沈大地。黃志堅便是其中一員。從遼河油田退休后,他轉身投入公益事業,成為盤錦濕地保護協會的中流砥柱。無論嚴寒還是酷暑,海灘上總能看到他撿拾垃圾的身影。遼寧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怎能沒有這些志愿者的功勞呢?他們同自然資源人士一道,共同呵護著美麗遼寧。
心懷溫柔與感恩,守護好身邊的一草一木,也許這就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背后之意。
責編:周藝凝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