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守望
主筆 李冰
四月的風裹挾著輕花微雨,輕輕叩開清明時節的簾幕。
當時間的長河泛起粼粼波光,這個鐫刻著二十四節氣密碼的特殊日子,便帶著草木的清氣與歷史的沉香,在天地間鋪展出一卷雋永的文明長軸。
葫蘆島海濱,龍回頭景區的海岸線被暈染成一片緋色云霞。
朵朵桃花在暖風中舒展柔瓣,碧藍的海面像流動的銀綢,游人們徐徐而行,衣袂沾染著清甜花香,耳畔縈繞著潮汐絮語。粼粼波光里浮動著桃花的倒影,仿佛大海正將春天的私語寫入浪的記憶。佇立花海之間,恍覺思緒都沉淀在這片粉藍交織的美景之中。
當紙鳶載著思念攀升至云靄深處,人們的追思也化作與春同行的詩行。
那些系在柳梢的祈愿符,沉入溪流的蓮花燈,都在詮釋著“清潔明凈”的深意。
正如《帝京景物略》中踏青的古人懂得“天人合一”的智慧,今人以花代火的儀式,何嘗不是對生命輪回最溫柔的注解。
清明是慎終追遠的時節,也是文明血脈深流的節點。
遙想永和九年暮春,會稽山陰的竹影篩落流觴曲水,王羲之揮毫潑墨間,魏晉風骨與山水靈韻在蠶繭紙上翩然共舞。千年后,祝允明以行云流水的筆勢臨寫蘭亭遺韻,文徵明補繪的江南春色里,墨痕與丹青交織成跨越時空的對話。宣紙上的筆墨跨越千年,讓每個清明都縈繞著傳統文化的芬芳。
春山可望,萬物生輝。
當花海之間的清風與蘭亭墨跡里的春色相遇,當古老習俗與現代文明在四月天里交響共鳴,這個流淌著中國人精神基因的節日,正以生生不息的姿態,將過往的厚重與未來的希冀,編織成漫山遍野的春意盎然。
責編:楊金鳳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