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件甘肅出土漢簡文物在遼博展出
由遼寧省博物館和甘肅簡牘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簡述中國——甘肅出土漢簡精品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展覽共展出“詔書”木楬、“甲渠候官”木簡、“懸泉置”木簡等248件文物珍品,為觀眾全面呈現簡牘里的絲路文明與中華智慧。

展出的候粟君所責寇恩事冊。(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展覽分為“簡牘時代”“簡述絲路”“邊塞生活”和“簡牘墨韻”四個單元,從簡牘發現的歷史、簡牘中壯闊的絲路故事、漢代邊塞人家的日常生活、漢簡中蘊含的書法藝術出發,以簡牘為媒介,解碼古代甘肅地區獨特的文化基因。
簡牘是紙張未發明之前,中國古人最主要的文字書寫載體之一。簡牘由剖截成規則片狀的竹子、木材制作而成。簡牘所承載的文字圖畫,真實可靠地反映著古代社會不同時期的政治制度、經濟、社會現象及民眾生活。
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介紹,20世紀以來,全國各地先后出土簡牘數量約30萬枚,其中甘肅省就出土了近7萬枚。“這些簡牘真實地反映了兩漢時期絲綢之路沿線政治、經濟、軍事、交通等領域情況,可以說構成了一部鮮活的絲綢之路百科全書,同時也為后人探究兩漢時期中央政府如何經略西域提供了寶貴線索,起到了正史、糾史的作用。”
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6月15日。(記者趙洪南)
責編:楊 旭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