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紀錄片《玉·雕刻師》
遼寧鞍山岫巖滿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玉都”。當代岫巖玉雕匠人接棒千年玉文化傳承,出精品,創佳績,使“岫巖玉”、“岫巖工”譽滿四方。
鞍山市總工會和鞍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聯合制作三集電視紀錄片《玉·雕刻師》,展現當代岫巖玉雕師匠心獨運、追求極致的博大胸襟和匠人精神,揭示岫巖玉雕這一藝術瑰寶所蘊含的歷史人文底蘊和文化內涵,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奏響“匠心逐夢、技能報國”的時代強音。

紀錄片《玉·雕刻師》分為《匠人》、《匠心》、《匠魂》三集,將唯美影像和詩意敘事相融合,內容優質,制作精良,記錄了創新發展中的岫巖玉雕的東方雅韻。
第一集《匠人》
華夏文明,因玉而始。岫巖玉歷史悠久,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
人養玉,玉養人。唐帥、孫佳興等提升了岫巖玉雕的創作水平,創新并豐富了岫巖玉雕的工藝之美。同時,政府實施人才引進政策,吸引黃自強、黃志騰等南方的玉雕師來岫巖創業,壯大了岫巖玉雕工匠隊伍。岫巖玉雕也技藝互鑒,蔚為大觀。鞍山和岫巖的工會組織還以賽促創,培養劉佳鑫、張生賀等新生代玉雕匠人成長。
如今,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岫巖玉雕,已入選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項目。大師模范引領,新生人才奮進。
第二集《匠心》
天下之美玉為先,中華美玉出岫巖。匠心篤極,大國本色。如今,老一輩玉雕大師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們正傳承匠心,踐行匠心。
唐健鐵杵磨針,苦心孤詣。
鮑科文于方寸間雕出風物萬千,以玉器小件走俏市場。
洪寶增力求圓滿,品質至上,創立“多元一體”的雕刻技法。
唐勇歷盡千帆,不墜青云之志,成為21世紀玉雕新生代代表人物之一。
岫巖玉雕匠人以匠心致初心,以品質鑄未來。
第三集《匠魂》
岫巖,最早進入中華玉文化的前世今生。岫巖玉雕匠人懷初心,鑄匠魂。
以“玉白菜”創作聞名的李紅偉,擔任岫巖玉雕學院副校長,致力培養玉雕人才。
非遺傳承人王運岫傳授玉雕素活技藝,弘揚傳統。
張雪松以文化賦予傳統工藝靈魂。
李振洋的仿古玉雕,沉淀歷史,還原自然。
李洪洲表達紅色情懷,提升玉雕文化附加值。
岫巖玉雕匠人以匠心匠魂推動岫巖玉雕高質量發展,玉雕作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中國文化標識之一。
責編:周藝凝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