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只唱原創歌曲的童聲合唱團

兩年里,奶酪童聲合唱團已經發行了30多首原創歌曲。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劉海搏
兩年前的早春,遼沈大地乍暖還寒,在招募了首批30名有聲樂基礎的孩子后,王多多(原名王康)正式成立了奶酪童聲合唱團,以全公益的形式,開啟了原創合唱歌曲的演繹之路。兩年過去了,奶酪童聲合唱團已經發行了30余首歌曲,其中包括為遼寧省公安廳刑偵局錄制的公益宣傳曲《反詐俠》、為遼寧省民心網12345熱線錄制的主題曲《熱線熱心頭》,以及與沈陽市于洪區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合作錄制的《來客(qiě)了》等原創歌曲。
據了解,目前國內只演唱原創類童聲作品的合唱團少之又少。而原創,正是這支合唱團成立的初衷,創作團隊認為,孩子們應該有專屬于自己的歌曲,只有原創作品才能真正表達參與者的心聲——用音樂的語言禮贊家鄉,寫出自己對這座城市的理解和感受。
執著:只唱原創的歌、自己的歌
“2007年,我從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專業畢業,從事著與音樂、群眾文化相關的工作。我發現原創類童聲合唱作品很少,一直想組建一支只演唱原創作品的童聲合唱團。”2022年底,在積累了一些原創作品后,王多多將多年的想法“落地”。經過3個月的招募、公益培訓、錄制等前期準備,2023年3月26日,合唱團第一首原創歌曲《用心飛翔》正式發行。
“用心飛翔,讓夢想把握方向,將生命充滿信念的能量,每滴汗水都晶瑩閃光……”在這首歌中,孩子們用最純美的歌聲致敬在逆境中成長,歌曲青春且洋溢著生命的熱情,一經上線就大受歡迎。
兩年里,奶酪童聲合唱團已經發行了30余首原創歌曲。2025年,奶酪童聲合唱團計劃發行約20首歌曲,其中大部分作品創作已經完成。“我們希望制作出更多適合孩子們演唱的歌,這個合唱團未來也只會演唱原創作品,這是我們的執著和情懷。”王多多說。
可貴:不追流行,適合孩子是最難得的
奶酪童聲合唱團成立兩年以來,幾乎保持每個月錄制一首新歌的頻率,為孩子們留下了童年的聲音。“我希望孩子們有更多兒童歌曲可供選擇,希望我們的音樂能被更多人聽見、肯定、傳唱。”王多多說。
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期刊編輯部主任、《音樂生活》雜志執行主編崔健告訴記者,現在面向中小學群體創作的歌曲越來越少,導致很多成人流行歌曲在青少年、兒童之間傳唱。然而,這些歌曲在曲調、歌詞上往往為了流行而迎合潮流,起不到反映青少年精神面貌的作用。目前,遼寧省內為中小學生寫歌的詞曲作者屈指可數,從這點上來看,奶酪童聲合唱團的存在非常可貴。
“從合唱團已經發行的歌曲來看,旋律簡潔明快、朗朗上口、易于傳唱,表達了童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蓬勃向上的力量。這支合唱團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發行原創作品,更在于讓孩子們有適合自己演唱的歌。”崔健認為,這些歌曲與去年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的歌曲《小花》表達了同樣的內涵。
記者采訪了解到,因為歌曲適合傳唱,奶酪童聲合唱團成立短短兩年來,已經有不少歌曲成功“出圈兒”,其中就包括“歌劇式”曲風的歌曲《反詐俠》。“手機的盡頭,是誰在施展黑暗魔法。說甜蜜的謊話,說餡餅比天大,讓你一夜發財的美夢,變成一夜蕩產傾家……”反電信詐騙宣傳推廣曲《反詐俠》一經上線就大受好評。今年1月,制作團隊將《反詐俠》無償提供給遼寧省公安廳刑偵局使用,雙方共同錄制了MV。遼寧省公安廳刑偵局將這首歌曲確定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公益宣傳曲,聘請奶酪童聲合唱團成員擔任宣傳大使。
心愿:用天籟童聲,讓世界聽見家鄉
記者采訪了解到,奶酪童聲合唱團創作的很多歌曲,都是為遼寧“量身定做”的,制作團隊在作品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幫助兒童在演唱中理解和傳承家鄉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
兩年來,合唱團公益歌曲的“歌單”已有很多。2023年8月,為沈陽市靜安村錄制、拍攝村歌《沙琪瑪》;2024年11月,在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之際,深情創作歌曲《寫義》;2025年1月,與沈陽市于洪區文旅局合作錄制春節文旅歌曲《來客(qiě)了》……這些歌曲不但鍛煉了孩子們演繹歌曲的能力,也讓他們更加了解家鄉、熱愛家鄉。
奶酪童聲合唱團也是一支隸屬于沈陽市于洪區文化館的合唱團,發行的很多歌曲都唱出了對家鄉的贊美。“感謝你溫暖沈陽,捧起滿城陽光,溫暖著你的心房,在每次寒霜,都獲得力量,感謝你真情沈陽……”在《滿城陽光》中, 孩子們唱出了對沈陽的熱愛。“雪映書、螢作燭,求知若渴不覺苦;明義理、通今古,不負韶華塑風骨……”為于洪區“全民閱讀”演唱的主題歌《捧卷春風沐》,唱出了濃厚的書香氛圍,通過歌曲激發了閱讀的力量,在學生之間廣泛傳唱。于洪區通過舉辦歌唱比賽、社區文藝演出等形式,將《捧卷春風沐》的歌聲傳進千家萬戶。
對于歌曲主題的選擇,王多多有自己的想法。“遼寧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這為歌曲創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希望通過音樂,宣傳家鄉,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文旅特色和資源。”他告訴記者,關于沈陽方城的歌曲《大大方方一座城》已經完成創作,即將進入錄制階段。目前,制作團隊已經調研走訪了省內很多歷史建筑和文旅點位,如于洪區百年古橋永安橋等。他們將用音樂的語言,讓這些文旅資源,成為人們口中傳唱的優美旋律。
責編:張曉楠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