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履職為民,就要走進群眾心里
本報記者 趙 靜
“青少年的‘開學綜合征’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2月17日,在去大連調研的列車上,全國政協委員、阜新市人民醫院(阜新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院長張麗麗與記者交流起一則涉及開學的新聞,“這些不適表現傳遞出孩子們的心理需求,需要我們認真傾聽。”
圍繞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張麗麗多次到中小學校調研走訪。“課間活動時間短,學生戶外運動少,這些問題亟待改善。”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張麗麗提交了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建議。讓張麗麗高興的是,就在幾天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關于實施2025年衛生健康系統為民服務實事項目的通知》,提出每個地市至少有一家醫院提供心理門診服務。關注心理健康已經成為社會共識。有一些地區的中小學已將課間時間從10分鐘延長到15分鐘,讓孩子們可以更加從容地走出教室進行戶外活動。
自2023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張麗麗就不僅僅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了。在日常工作中,她更多傾聽患者的所需所盼,積極參與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活動,注重收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圍繞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張麗麗提出重視市級公立醫院發展、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的建議。“發揮好市級醫院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能夠更好滿足群眾基層就醫需求。”結合調研和個人思考,張麗麗先后提交了16件提案和建議,積極反映群眾呼聲。
“健康孕育、安全分娩和新生兒救治尤為重要。”30多年的從醫經驗,讓張麗麗特別關注孕產婦和新生兒健康,她曾提交關于推進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致力于推動區域婦兒健康中心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持續降低孕產婦、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今年全國兩會,張麗麗準備提交一份關于為危重孕產婦建立專項救助基金的提案,希望從制度上給危重孕產婦一份“托底”的關愛。
“政協委員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張麗麗說,能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出一份力,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記者手記
“履職為民,就是要貼近百姓,走進群眾的心里,反映群眾心聲。”30多年奮戰在醫療戰線,張麗麗身上自有一份“醫者仁心”,政協委員的身份,讓她又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她的提案,每每聚焦在孕產婦、新生兒、青少年等特別需要關愛的群體上。對她而言,每一次調研走訪、每一次提案撰寫,都不僅僅是一次履職活動,更是一次心靈的“走進”。當一名政協委員真正深入基層,傾聽群眾的心聲,提案也就有了溫度。正是張麗麗委員這樣一次次的“走進”,架起了心與心的橋梁,持續提升著基層群眾的幸福感。
責編:徐 碩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