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生產的智能設備為高鐵“護航”
本報記者 王榮琦
春節臨近,位于大連高新區的柏盛源科技公司的走廊被一串串紅燈籠裝點得年味十足。走進設備車間,工程師們正在對一臺微波爐大小的設備進行最后的調試。這臺精密設備就是高鐵上的車載智能監測系統。
“以前,給高鐵軸承做檢查,只能靠人工拿錘子敲,再用耳朵聽。現在可不一樣了,我們用大數據‘號脈’,每隔0.5秒,就能輸出一組‘號脈’數據。”總工程師侯永強是國際振動分析師,對軸承振動有著深入的研究。
侯永強告訴記者:“這是咱們給高鐵準備的‘號脈神器’!儀器里面藏著12塊板卡,每一塊都相當于一臺微型電腦,合在一起,就是一臺‘超強大腦’。從右至左,控制板負責收集車上的所有數據,然后精準地分發出去,每個子板嚴密監控著各個部件,再把結果反饋回來。記錄板是一個數據寶藏庫,實時記錄著高鐵的每一次‘心跳’。”
侯永強向記者解釋:“軸承振動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一旦有裂紋或劃痕,振動頻率就會改變。我們利用傳感器捕捉這些信號,再通過智能算法進行分析,就能提前發出預警。”
柏盛源在行業內有著響當當的地位,公司研發了國內首個在高速列車上隨車配備的車載智能監測系統,公司因此獲得了遼寧省“專精特新”企業稱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踐行者,企業研發的振動溫度復合傳感器,就像敏銳的偵探,能精準捕捉軸箱軸承、齒輪箱軸承、電機軸承等關鍵部件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系統主機實時處理這些數據,一旦有異常,預警信息會即刻送達駕駛室和隨車機械師的顯示屏。
正值春運,高鐵運行最為繁忙,這也是柏盛源最為緊張忙碌的時段。柏盛源項目部部長杜中華正在電腦前查看售后團隊的調度,“我們的產品已遍布全國17個動車所,售后服務團隊24小時待命,一旦高鐵運行有異常情況,必須即時響應,全力確保高鐵安全運行。”
不久前,在第九屆“創客中國”企業組50強全國總決賽中,柏盛源成為此次高端裝備制造全國賽大連賽區唯一榮獲優秀獎的企業。說起這些,總經理高嶺松眼中閃爍著光彩,“這三年,公司發展勢頭迅猛,產值幾乎年年翻番,2024年更是突破億元大關!咱們這幾十號人,能和知名大企業同臺競技,靠的就是那股子倔勁兒、專注勁兒,還有不斷創新的決心!”
責編:李瑩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